2016年4月13日星期三

給男女寶寶取名字



據說上古時期,嬰兒在出生三個月的時候由父親給命名命名,這就是古人“名”的由來。其實在我國民間,部分地區至今仍保留著嬰兒滿月時才命名的習俗,不過是命名的權利不再由父親一人擔當,而是由嬰兒的親人共同擔當。有趣的是,在古改名代,男孩子長到20歲的時候要舉行“結發加冠”之禮,以示成人,這時就要取字。而女孩子在15歲時要舉行“結發加筓”之禮以示可以嫁人了,這時也要取字。可見,古代的時候男女皆有字,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,字璇卿。

所謂公司命名“小名”,指人小兒時期所起用的名字。據載,我國秦漢時期就有了“小名”的類稱。至於國人為何喜歡為孩子取“小名”,而且至今不廢的問題,在民俗學上的解釋是:一、借用身邊周圍的金石、花鳥、魚蟲,甚至是禽獸之名,隨口叫成,容易琅琅上口,好記好叫。如魏武帝曹操(字孟德)小名阿瞞、吉利,顧愷之小名“虎頭”,陶淵明小名“溪狗”,王安石小名“獾郎”,郭沫若小名“文豹”,趙丹小名“鎖兒”等;二、緣排行而命名或出於迷信特意取用的,像嬰兒命名阿三阿四、阿貓阿狗、鐵蛋柱子之類,既有親昵憐愛,又有卑賤、易“養活”的意思。三、討個吉利口彩,如家寶、來福、喜兒等,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起名者的美好願望。

不同的姓名誘導著不同特點的的性格。徐墨齋認為給孩子取好名字可以使人性格開朗、豁達,思維活躍、新生兒命名行事穩重,不落俗套,好的性格自然影響命運,使其向好的方面轉變。讀起來啞仄、聽起來模糊的名字,會使人消沉、頹唐等,相反,一個讀起來響亮、聽起來清晰的名字,會使人聯想到名主目光炯炯有神,舉止自信有力,性格剛毅,胸襟開闊,無論魁梧高大還是短小精悍,都是渾身充滿朝氣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